校園安全小常識
1、在校時間學生不得無故離開學校,有事外出得向班主任請假。
2、學生上課要遵守紀律,要聽從老師指揮,特別是體育課、活動課等,應在老師的指導下使用體育器材。
3、課間玩耍不打鬧追逐,嚴禁爬圍墻、爬樹、爬走廊欄桿、攀校門等。
4、上下樓梯靠右行,不在樓道玩耍,嚴禁從樓梯把手上滑下。
5、不喝生水,不買無證小攤的食品,不吃過期或變質食品。
6、不帶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來校,不做危險游戲。
7、午間用膳要服從教師的要求,不在用膳時講話、嬉戲或做其他事情。
8、注意用電安全,不要亂摸亂動教室、走廊等公共場所的電器設備、開關、插座等。
9、學生放學回家要按時離開學校直接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園內逗留,也不要在街頭游逛。
10、上下學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過馬路時看清來往車輛,要走人行橫道。學生乘車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guī),不乘坐不符合規(guī)定的車輛(如摩托車、三輪車、貨動車等),不乘坐超載車輛。
.活動要注強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諧校園意安全,要避免發(fā)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二十九條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guī);
(二)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執(zhí)行國家教育教學標準,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三)維護受教育者、教師及其他職工的合法權益;
(四)以適當方式為受教育者及其監(jiān)護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學業(yè)成績及其他有關情況提供便利;
(五)遵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收取費用并公開收費項目;
(六)依法接受監(jiān)督。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二十四條 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應急機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加強管理,及時消除隱患,預防發(fā)生事故。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對學校校舍安全進行檢查;對需要維修、改造的,及時予以維修、改造。
學校不得聘用曾經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或者其他不適合從事義務教育工作的人擔任工作人員。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二十二條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應當建立安全制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設施、場所中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學校、幼兒園安排未成年人參加集會、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fā)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二十四條 學校對未成年學生在校內或者本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發(fā)生人身傷害事故的,應當及時救護,妥善處理,并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4.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第四條 學校的舉辦者應當提供符合安全標準的校舍、場地、其他教育教學設施和生活設施。
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學校安全工作,指導學校落實預防學生傷害事故的措施,指導、協助學校妥善處理學生傷害事故,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第五條 學校應當對在校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應當按照規(guī)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預防和消除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當發(fā)生傷害事故時,應當及時采取措施救助受傷害學生。
學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應當針對學生年齡、認知能力和法律行為能力的不同,采用相應的內容和預防措施。
普及法律知識——青少年模擬法庭活動摘要: 以加強青少年法制觀念,構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模擬法庭,通過有品質、有新意、有內涵、有現場感的表現形式――模擬法庭,向學生傳授、普及法律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提升學生的法律素質。
活動目的意義:1、當代社會法律需要更多的關注 當代社會中,法律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然而在學校里面,普法教育還沒有得到較好的普及。為此學校團委舉辦模擬法庭,希望引起全校學生對法律更多的關注。
2、為學生了解法律知識建立良好的平臺 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的建設者,更應加強自己的綜合素質,而普及法律知識、培養(yǎng)法律意識、提升法律素質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為此學校團委舉辦模擬法庭,希望提供給全校學生一個認識法律、學習法律的機會。
活動的特色和創(chuàng)新之處: 本次活動特色之處是以通過真實的案例,模擬的庭審程序與判決展現于學生眼前,把社會現實中的法庭展現給學生。 本次活動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在合議庭環(huán)節(jié),法官在對本案進行合議時,插入一個法律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們發(fā)表對案件的看法于見解。
與此同時也可以對同學們進行普法教育。 團組織概況:我校團組織全稱為:共青團廣州市玉巖中學委員會。
共有團員1500多人,下設52個團支部。 經費預算詳情:項目單價(元)數量總額(元)備注法官袍 借用警服 借用案例打印0.35015 小禮品41040 礦泉水18080 嘉賓邀請函11010 簽到登記表1110 宣傳橫幅1001100 總預算(元):255 參與人數:150 活動需達到的目標:促使參與本活動的全校各班團支部書記及團員通過學習庭審程序,認識法律、學習法律、提升其法律素質。
做一位懂法,守法和宣傳法律的學生干部。
中學生應該具備的法律常識 一、導語 中學學生往往認為自己很難碰到法律問題,其實,校園并不是 遠離法律的地方,學生們隨時會遇到一些法律問題,只是當時沒有意 識到罷了。
在校園里有這樣一種現象,學生為了圖便宜,有一些學生 去買二手自行車,有的學生甚至買了贓車。其實在法律上,這已違反 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近年來發(fā)生校園和學生身 上的一些違法犯罪案件,也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由于沒有足夠的 法律意識,缺乏法律知識,有的學生是在無意中觸犯了法律,像同學 間的糾紛,有的學生不能采取正確的方法解決,往往采取一些過激的,甚至愚昧的方式,最終造成了嚴重的后果;有的則是當學生的合法權 益受到侵害時,卻不懂得如何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可見,目前中學生 缺乏法律意識的現象普遍存在,下面,淺談一下中學生身邊的法律:二、一個中學生應具備哪些法律常識?1 、不要犯法不要違法不要侵犯別人的合法權益,做個守法的好 公民。2 、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侵犯時用法律的手段解決;至于怎么解 決,遇到具體問題時請詢問資深人士,切忌私力救濟。
3 、尋找法律救濟的過程是打“證據戰(zhàn)”的過程,注意尋找并保 護證據。4 、平時多看點法律書籍,電視上的法律節(jié)目,厚積薄發(fā)。
三、中學生交通安全常識1 、交通事故的預防 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除提高交通安全意識、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 常識外,還必須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才能保證安全。以下兩點是大家 必須掌握并要在日常生活中嚴格遵守的。
(1 )在道路上行走,應走 人行道,無人行道時靠右邊行走。走路時要集中精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與機動車搶道,不突然橫穿馬路、翻越護攔,過街走 人行橫道;不闖紅燈,不進入標有“禁止行人通行”、“危險”等標 志的地方。
(2 )乘坐交通工具。乘坐市內公共交通等車停穩(wěn)后,依 次上車,不擠不搶。
車輛行駛中不得把身體伸出窗外;乘坐長途客車、中巴車時不能貪圖便宜,乘坐車況不好的車,不要乘坐“黑巴”、“摩 的”,因為這些車輛安全沒有保障。乘坐火車、輪船、飛機時必須遵 守車站、碼頭和機場的各項安全管理規(guī)定。
2 、發(fā)生交通事故的處理辦法 (1 )及時報案 。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首先想到的是及時報 案,有利于事故的公正處理,千萬不能與肇事者“私了”。
還應該及 時與學校取得聯系,由學校出面處理有關事宜。(2 )保護現場。
事 故現場的勘查結論是劃分事故責任的依據之一,若現場沒有保護好會 給交通事故的處理帶來困難,造成“有理說不清”的情況。切記,發(fā) 生交通事故后要保護好事故現場。
(3 )控制肇事者若肇事者想逃脫 一定要設法控制,自己不能控制可以發(fā)動周圍的人幫忙控制,若實在 無法控制也要記住肇事車輛的車輛牌號等特征。四 、在互聯網上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要承擔法律責任嗎?許多同學都喜歡上論壇“灌水”,享受暢所欲言的快樂。
大家 也許會注意到,論壇上有時會出現意見不合而相互攻擊的情況。那么,現實生活中的人是否要為自己在虛擬的網絡中所發(fā)表的過激言論負 責呢?答案是肯定的。
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規(guī) 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國際聯網制作、復制、查閱和傳播捏造 或者歪曲事實,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以及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 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信息。違者由公安機關處以警告或罰金,情節(jié)嚴重 的將追究其刑事責任。
所以同學們以后在網上記得要慎言慎行了,當 然,必要時也別忘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五、未成年人不得實施的不良行為主要有哪些?不得實施的不良行為主要有:⑴曠課、夜不歸宿;⑵攜帶管制 刀具;⑶打架斗毆、辱罵他人;⑷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⑸偷竊、故 意毀壞財物;⑹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⑺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 音像制品、讀物等;⑻進入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 業(yè)性歌舞廳等場所;⑼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六、《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稱 “ 嚴重不良行為 ” 是指哪些行 為?答:《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稱 “ 嚴重不良行為 ” ,是指下列嚴 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1 )糾集他人結伙打架 滋事,擾亂治安;(2 )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3 )多次攔截毆 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4 )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制品 等;(5 )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6 )多次偷竊;(7 )參 與賭博,屢教不改;(8 )吸食、注射毒品;(9 )其他嚴重危害社會 的行為。七、對違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guī)定行為的,如何處罰?任何人不得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預防未成年人犯 罪法》規(guī)定的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或者為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 為、嚴重不良行為提供條件,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 依法予以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八、在遇到社會青年或者高年級學生向我們要錢如何處理?首先,如果是社會青年向在校學生要錢,應當及時向學校老師、家長反映或者向公安民警報案,以便盡快處理。既不能。
我國《治安處罰法》《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校園欺凌的相關規(guī)定。 一、《治安管理法》第九條對于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jié)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 〗浌矙C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
1.100字法律進校園的內容 俗語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堅持法治理念為主導的21世紀,在全民接受普法教育的今天,法律,已經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行各業(yè)各種領域,法律也必將與960萬平方公里上生活的人們緊密聯系,生生不息。(緊接著描述下當今校園...
第一、在威脅與暴力來臨之際,首先告訴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壓正,終歸大多數的同學與老師,以及社會上一切正義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堅強后盾,會堅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萬不要輕易向惡勢力低頭。而一旦內心篤定,就會散發(fā)出一種強大的威懾力,讓壞人不敢冒...
青少年犯罪還要從家庭教育做起,很多人都有孤僻、對社會反感、仇視心理,可以歸結于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愛和愛護,這就是家庭教育的缺憾,學校只能傳授知識教育,對于一個人的發(fā)展有時無法影響
校園欺凌有沒有法律保護校園欺凌行為本身是屬于違法犯罪行為,是沒有法律保護,反而會受到法律處罰的。而對于被校園欺凌的人而言我國《治安處罰法》《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都可以實施相關的保護。相關法律知識《治安管理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
1.12.4法制宣傳廣播稿 尊敬的各位來賓: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很高興能在這里與大家共同探討普法工作的重大意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法用法,從我做起。 談到法律,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或多或少的對它都有一定的了解。21世紀是一個法制社會,...
1.強化國家安全意識,共建平安和諧校園主題班會內容記錄 你我共建平安和諧校園 連州中心小學 梁梅 校園,是求知者的樂園,是探索者的天地,那里充滿了我們快樂的身影,灑滿了我們成功的淚水,到處洋溢著我們歡樂的笑聲,校園,就是我們青年學子的海洋,...
大學生校園貸調查報告 這幾年,在大學校園里校園貸呈爆發(fā)式增長,各種校園貸的廣告隨處可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大學生校園貸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參考。 近年以來,校園貸呈爆發(fā)式增長,在大學校園里,各種校園貸的廣告無處不見。收入有限卻充滿消費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