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庭調查法庭調查,是在法庭上出示與案件有關的全部證據(jù),對案件事實進行全面調查并有當事人進行質證的程序。法庭調查按照下列程序進行:(1)當事人陳述;(2)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來到庭的證人證言;(3)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4)宣讀鑒定結論;(5)宣讀勘驗筆錄。2,法庭辯論法庭辯論,是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在法庭上行使辯論權,針對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論的程序。3,法庭筆錄書記員應當將法庭審理的全部活動記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認為對自己的陳述記......
1、意思自治原則 協(xié)議優(yōu)先。 意思自治原則例外:以下合同不允許當事人意思自治,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股權或者資產轉讓合同; 外資并購中資企業(yè)的合同; 外國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承包經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è)的合同。 外資承包在中國領域內設立的外商獨資企業(yè)不強制適用中國法。 2、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 仍然以意思自治優(yōu)先,并且意思自治可以突破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 當事人沒有選擇的,才適用履行義務最能體現(xiàn)該合同特征的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
一、意思自治原則 (一)基本原則 《民法通則》第145條第1款: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41條:當事人可以協(xié)議選擇合同適用的法律。 (二)意思自治原則的例外 《合同法》第126條第2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è)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fā)自然資源合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糾紛案件法律適用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8條:(......
一、當事人可以選擇適用哪國法律 《民法通則》第145條規(guī)定,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法律規(guī)定強制適用中國法律的涉外合同有以下幾種: (一)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合同; (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è)合同; ...
涉外合同,以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為例,在簽訂時應主要包括如下條款:標的物條款、價格條款、運輸條款、商檢條款、保險條款、支付條款、免責條款或不可抗力條款、法律適用條款、爭議解決條款。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合同當事人往往會忽略了法律適用條款的簽訂。 先...
涉外合同的法律適用 (一)涉外合同法律適用概述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往往分屬于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國家(或者地區(qū),下同),而合同的訂立和履行過程可能會涉及更多的國家.由于合同當事人所屬國家的法律及合同所涉及的國家的法律往往有所不同,就產生了法律適用...
一、涉外合同文書怎樣送達 涉外合同訴訟中,涉外合同訴訟文書的送達方式依受送達人居住地點的不同而有所區(qū)別。當事人居住在我國領域內,應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七章第一節(jié)規(guī)定的方式送達;對不在我國領域內居住的當事人,不論其是否屬于外國國籍,都必須按照民事...
發(fā)生合同爭議時,當事人應當盡可能通過協(xié)商或者通過第三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愿協(xié)商、調解的,或者協(xié)商、調解不成的,可以依所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后達成的書面仲裁協(xié)議,提交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仲裁。當事人沒有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事后又沒...
隨著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涉外法律業(yè)務逐漸成為律師業(yè)務的一個重要領域,而合法的授權委托手續(xù)是律師代理民事訴訟案件的必備條件。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國內外合作也非常常見。在涉外合同中,也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糾紛,如果雙方無法協(xié)商解決,可能會選擇到法院起訴,那么涉外合同應該到哪個法院起訴呢?首先,要明確什么合同是具有涉外因素的:1、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是外...
一、涉外合同是什么 簽訂合同的一方主體是外國人、中外合資企業(yè)等人,該合同就可認定為涉外合同,在我國境內簽訂的,適用我國法律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七條 【無名合同及涉外合同的法律適用】本法或者其他法律沒...
第二百六十五條 因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簽訂或者履行,或者訴訟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或者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可供扣押的財產,或者被告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