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發(fā)現(xiàn)有人冒充公職人員,應當這樣處理的相關內(nèi)容知識,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幫助。
導讀:有粉絲在小程序上咨詢發(fā)現(xiàn)有人在冒充公職人員,應該如何處理?
冒充公職人員屬于招搖撞騙。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規(guī)定,招搖撞騙罪是指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顒拥男袨?。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具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的行為。
(1)行為人必須具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的行為。所謂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不單是指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而且也包括此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他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例如普通機關的行政干部冒充公安機關的干部,普通國家干部冒充高級職務的國家干部等。如果行為人冒充的是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如冒充黨團員、高干子弟、烈士子弟、私營或集體企業(yè)單位的管理人員、采購員等。進行招搖撞騙活動的,不能構成本罪,達到犯罪程度的可能構成詐騙罪或其他犯罪。
(2)行為人必須具有招搖撞騙的行為,即行為人要以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或職稱,招搖炫耀,利用人民群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信任,實施了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所謂招搖撞騙,即到處行騙,因而構成犯罪的行為。一般都具有連續(xù)性、多次性的特點。如果行為人只有一次這種行為的,原則上不宜以犯罪論處。上述兩種要素必同時具備并存在有機的聯(lián)系,才符合招搖撞騙的客觀要求。如果行為人出于虛榮心僅僅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但并未借此實施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不構成招搖撞騙罪。如果行為人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但并未借此實施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不構成招搖撞騙罪。如果行為人既有冒充國工作人員的行為,又有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但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未以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手段的,即兩行為之間不存在有機聯(lián)系的,也不構成招搖撞騙罪,其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可能構成其他犯罪。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出于故意,其犯罪目的是為了謀取非法利益。這里所說非法利益,不單指物質(zhì)利益,也包括各種非物質(zhì)利益,例如,為了騙取某種政治待遇或者榮譽待遇,甚至為了騙取“愛情”,玩弄異性等。但本罪的主觀惡性一般限制在“騙”的范圍內(nèi),如果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搶劫、強奸的故意,冒充國家關工作人員只是一種給受害人心理上造成威脅,使之不敢反抗的手段,屬于一種更為嚴重的犯罪。例如冒充緝私人員,威脅走私分子交出走私物品;冒充司法人員,逼迫被告人家屬與之發(fā)生性關系等,都應分別以搶劫罪、強奸罪等論處。如果不只有謀取非法利益的目的,例如,行為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只是出于虛榮心的,單純?yōu)榱诉_到與他人結婚的目的而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為了順利住宿或購買車船票而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的,都不構成本罪。
與詐騙罪的界限
有人一定會疑惑,為什么不屬于詐騙呢?那么,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兩罪的界限。
兩者都表現(xiàn)為欺騙行為,而且招搖撞騙罪也可以如詐騙罪那樣騙取財物,因而容易混淆。兩者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
(1)侵害的客體不同。招搖撞騙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僅限于公私財產(chǎn)權利。
(2)行為手段不同。招搖撞騙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詐騙罪的手段并無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和方式進行。
(3)犯罪的主觀目的不同。詐騙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財物;而招搖撞騙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內(nèi)容較詐騙罪的目的廣泛一些,它可以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也可以包括其他非法利益占有。
(4)構成犯罪有無數(shù)額限制的不同。只有詐騙數(shù)額較大以上的公私財物的,才可構成詐騙罪;而法律對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罪的構成并無數(shù)額較大的要求,這是因為,這種犯罪未必一定表現(xiàn)為詐騙財物,而有可能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首先和集中地表現(xiàn)為由特定的犯罪手段所決定的對國家機關的威信和正常活動的破壞。盡管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有上述區(qū)別,但在行為人冒充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去騙取財物的情況下,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兩個罪名,屬于想象競合犯。處理想象競合犯的案件應當按照從一重罪處的原則。
(5)犯罪目的的不同。
遇到有人冒充公職人員行騙的怎么辦?
現(xiàn)在的騙子真的是膽大包天,都敢冒充公職人員來進行詐騙,其性質(zhì)非常惡劣,讓很多老百姓深受其害,那么遇到冒充公職人員詐騙怎么辦呢?
現(xiàn)在網(wǎng)絡詐騙可以用軟件隨意更改來電顯示的。個人建議換另外一部電話,撥打這個公安機關的電話進行確認。發(fā)現(xiàn)詐騙事實或者詐騙嫌疑人的,應當及時撥打110或者到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追究行為人法律責任。凡是接到以任何名義打來要求您告知銀行賬戶、密碼或轉賬到所謂“安全賬戶”的電話,請立即掛斷該電話,因為這一定是詐騙。同時,撥打110電話核實,但“務必謹記要掛斷對方來電再撥打110,以防被騙子轉接”。
通知公安機關處理
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的規(guī)定,對招搖撞騙罪根據(jù)其罪行輕重分兩個量刑幅度處罰:
其一,構成招搖撞騙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其二,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嚴重是指一貫招搖撞騙或流竄作案,影響極壞的;屢教不改的:犯罪手段特別卑劣的;后果嚴重的,以及具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
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從重處罰。
冒充政府部門詐騙可以按照上述等方式處理,這種行為屬于詐騙犯罪,可以及時報警處理。
以上這些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發(fā)現(xiàn)有人冒充公職人員,應當這樣處理的內(nèi)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相關律師。 更多法律知識,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服務助手》
逾期不僅有最低未還款部分的5%滯納金、賬單全額罰息(日息萬分之五,消費當日開始計息,按月計收復息直到本息還清為止)還會在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產(chǎn)生不良信用記錄,5年內(nèi)就很難再申請信用卡和銀行貸款了;刑法關于信用卡犯罪有這樣的規(guī)定:超過規(guī)定限額或期...
公務員被免予刑事處罰或者免予追究刑事責任、不起訴后,可以依據(jù)法院(或者檢察機關)認定的違法事實,給予行政處分?! ?主要依據(jù)是《公務員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2007年6月1日施行)、《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貪污賄賂行政處分暫行規(guī)定...
1.公職人員能否享受村級集體經(jīng)濟紅利 您好;公職人員是不可以再享受村級集體經(jīng)濟紅利的,即便以后辭職也享受不到的';《關于嚴禁公職人員回(到)村享受村民福利待遇的暫行規(guī)定》,文件明確規(guī)定:1、公職人員,必須在單位或在實際居住地登記戶口,不得享...
新華社北京3月26日電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察法(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目錄第一章 總則第二章 監(jiān)察機關及其職責第三章 監(jiān)察范圍和管轄第四章 監(jiān)察權限第五章 監(jiān)察程序第六章 反腐敗國際合作第七章 對監(jiān)察機關和...
公職人員網(wǎng)絡貸款逾期不還的處理-公職人員網(wǎng)絡貸款逾期不還的處理辦法 一、序號:1 公職人員網(wǎng)絡貸款逾期不還的處理,是當前社會面臨的嚴峻問題。公職人員作為國家、企事業(yè)單位和群眾組織的代表,其網(wǎng)絡貸款逾期不還的行為,不僅影響了個人形象,也對...
不會。除非是你長時間不還, 銀行會一直給你打電話。還是不還就會給你家人打電話。 你家人要是還不幫你還,就會給你老家發(fā)起訴涵。 你還是不搭理,可能會起訴你。然后公安會給你打電話說情況。信用卡逾期銀行冒充警察要債這合法嗎?銀行用得著冒充警察嗎?...
公職人員借錢還不起被起訴會怎樣-公職人員借錢還不起被起訴會怎樣處理 作為公職人員,其職責是為公眾服務,勤勉盡責,廉潔自律。然而,如果公職人員借錢還不起,被起訴后會產(chǎn)生何種后果呢? 根據(jù)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公職人員...
來源:長江日報、中國普法8月22日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政務處分代替政紀處分這是與全體公職人員密切相關的一件大事為什么這么說?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在監(jiān)察體制改革前,如果是非黨員的村干部,違法違紀了,情節(jié)比較輕,...
如果有錄音或者其他證據(jù)的話 可以直接報警 冒充國家警務公職人員 觸犯刑法的是今天遇到一個信用卡逾期客服,打電話過去他說自己是警察。請問這樣會構成什么罪行嗎?請注意核實對方的真實身份,同時聯(lián)系撥打銀行信用卡部公開電話咨詢逾期事宜。確定情況屬...
約談公職人員拖欠銀行貸款違反廉潔紀律 近年來,隨著金融領域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公職人員將目光投向了貸款市場。然而,這種貸款行為卻往往違反了廉潔紀律。對此,我們必須加強約談,對涉及貸款問題的公職人員進行嚴格的紀律教育。 首先,約談公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