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晚,黃某受用人單位臨時雇傭,在用人單位的指示下從事對施工路面的清潔工作,因在路面清潔時發(fā)生交通事故,經(jīng)搶救無效后死亡。2013年1月25日,死者黃某的妻子徐某依法向景德鎮(zhèn)市人保局申請工傷認定,景德鎮(zhèn)市人保局于2013年1月28日受理了該工傷認定申請,于當日向用人單位下達了限期舉證通知書并告知其負有舉證的義務,但用人單位在通知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未提交任何證據(jù)材料。2013年3月20日,景德鎮(zhèn)市人保局依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死者黃某在這次事故中造成的傷害系因工死亡。用人單位不服,依法向市政府提起行政復議,市政府于2013年10月29日作出了行政復議決定,維持市人保局作出的工傷認定。用人單位仍不服,于2013年11月22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該工傷認定書。
分歧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黃某的死亡是否符合工傷的構成要件存有分歧,一種意見認為,黃某應當認定為工傷。理由是:黃某是用人單位臨時雇傭的職工,雖未簽訂勞動合同,但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黃某生前是受用人單位的指派,在其安排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進行清掃路面污泥,因發(fā)生交通事故而死亡,根據(jù)《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規(guī)定,雙方已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符合工傷保險條例關于工傷認定的條件;另一種意見則認為,黃某不應當被認定為工傷。理由是:用人單位與黃某沒有書面勞動合同,沒有發(fā)放工資證明,沒有相關繳納工傷保險材料,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市人保局認定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
評析
筆者贊同第一種意見。
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nèi),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本案爭議的焦點在于用人單位與黃某是否構成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依據(jù)法律運用自己的勞動能力,在社會勞動過程中與用人單位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勞動關系一經(jīng)建立,則勞動者必須聽從用人單位的指揮,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工作時間、地點、任務等安排,并遵守其規(guī)章制度。對于未簽訂勞動合同的臨時雇用的雙方當事人是否構成勞動關系的認定,應當結(jié)合雙方權利義務的履行情況判斷其是否符合勞動關系的構成要件。
用人單位在工傷認定程序和行政訴訟庭審中均未提交證據(jù)證明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根據(jù)《工傷認定辦法》第十七條的規(guī)定,“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市人保局在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于當日就向用人單位發(fā)出了限期舉證通知書并告知用人單位負有舉證的義務,但用人單位在通知的期限內(nèi)未提交任何證據(jù)材料,應視為用人單位在工傷認定程序中放棄舉證權利,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法律后果。
根據(jù)市人保局提交法庭的證據(jù)可以查明,用人單位因施工需要清潔路面而臨時雇傭了黃某和李某等人,指示黃某等人在每晚夜間八點至凌晨四五點之間負責清掃施工路面的污泥土渣,并約定報酬為150元一天,可以認定黃某等人的工作時間、地點和工作內(nèi)容均受用人單位安排、管理和約束,報酬也是用人單位給付的,雙方之間構成勞動關系。黃某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內(nèi),因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死亡,應當依法認定構成工傷。
工地安全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工地安全事故賠償標準:(一)雇傭方為傷者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的,按照工傷保險責任處理傷者與雇傭方存在勞動關系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的,事故發(fā)生后,應盡快申請認定工傷(單位30日內(nèi),職工或其近親屬、工會組織1年內(nèi)),并依據(jù)...
我國司法實踐中對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的救濟有兩種可能的方式:一是工傷保險賠償,二是民事侵權賠償。如何正確理解雇員發(fā)生工傷事故后的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賠償?shù)倪m用,兩者是可兼用還是相互排斥,是否有適用的優(yōu)先順序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司法...
工傷三根肋骨骨折,符合國家標準《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yè)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5.10十級12)身體各部位骨折愈合后無功能障礙或輕度功能障礙者之規(guī)定,應評定為十級傷殘。 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
打工和老板一般是雇傭或勞動關系。按雇傭關系算,雇員受傷,雇主要負責。 【第十一條】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
能申報工傷?! ?首先,職工受到事故傷害后,有申請工傷認定的權利(無論最后是否被認定為工傷);其次,工傷是采用無責任賠償原則,即無論傷害責任是職工、單位或第三者,只要被認定為工傷的,職工都應獲得賠償。 另外,上班的時候出了交通事故,表述...
因工受傷由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是,在建設領域,轉(zhuǎn)包、違法分包普遍存在,轉(zhuǎn)承包人、違法分承包人很多都是自然人,他們不是勞動法上的用人單位,通常被叫作包工頭。因此,雇員與包工頭之間形成的不是勞動關系,而是雇傭關系。那么受雇于包工頭的雇員...
臨時工出事故的責任如何認定臨時工在工作過程中出現(xiàn)事故的是屬于工傷的情形,如果是非全日制用工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責任,應該申請工傷認定,如果雇傭關系的,由雇主承擔賠償?shù)呢熑?。相關法律規(guī)定《關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十二)用人單位應當按照...
一、雇傭關系損害賠償范圍 1、精神損害撫慰金 沒有明確的數(shù)額,根據(jù)省份的不同有所差別。一般的地方法院認定為每級5000元,有一級加5000,人死是50000元。 2、醫(yī)療費 必須醫(yī)院的正規(guī)票據(jù)才可以。 3、誤工費 依據(jù)《人身損害賠償解釋》...
可能各個地區(qū)的臨時工規(guī)定有所不同的,建議你查一下你們當?shù)氐囊?guī)定,下面提供給您上海關于這方面的規(guī)定: 臨時工在企業(yè)工作期間因工負傷的,其醫(yī)療期間的待遇與合同制工人同等對待。醫(yī)療終結(jié)后,由勞動鑒定委員會依據(jù)國務院或上海市有關傷殘標準確定其傷殘程...
1 內(nèi)容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施行后,在司法實務中存在的大量雇員受害賠償糾紛案件,有哪些新變化?本文主要從該法第三十五條的理解與延伸,結(jié)合相關審判案例,分別從案由、歸責原則、法律關系、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