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后一方可以要求另一方支付違約金, 當事人自愿在合同中約定對合同解除適用違約金條款,且不違背法律和公共利益,合同合法有效。
裁判規(guī)則
1.房屋買賣合同解除后一方不能要求另一方支付違約金——廣西桂冠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與廣西泳臣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
裁判要旨:定向開發(fā)的房屋買賣合同中,開發(fā)方(出讓方)負有按時向買受人交付符合安全質量標準的房屋的義務,而買受方有按照約定足額支付價款的義務。因房屋安全質量問題而停工,導致房屋無法按時交付的,買受人所期望的合同目的已經(jīng)不能實現(xiàn),因此,買受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果是使合同關系歸于消滅,而違約金是債權人或債務人完全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債務時,必須按約定給付他方一定數(shù)額的金錢。由此可見,解除合同的后果,違約方的責任承擔方式并不表現(xiàn)為支付違約金。因此一方當事人不能要求另一方支付違約金。
案號:(2009)民一終字第23號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2010年第5期(總第163期)》
2.合同解除后,違約方已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根據(jù)公平原則,非違約方應當返還違約方的支付的價款及其利息——北京強佑房地產(chǎn)開發(fā)公司訴邱淦青不按期支付購房款請求解除房屋買賣合同并支付違約金案
裁判要旨:合同解除后,違約方已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根據(jù)公平原則,非違約方應當返還違約方的支付的價款及其利息。
案號:[2004]高民終字第1073號
審理法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來源:法信平臺精選
3.對合同解除同時承擔違約金責任的情形,應充分尊重當事人的自主意識,允許違約金約定成為追究違約方違約責任的合法途徑——浙江省湖州郎深系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訴四川羅茨風機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
裁判要旨:對合同解除同時承擔違約金責任的情形,應充分尊重當事人的自主意識,允許違約金約定成為追究違約方違約責任的合法途徑。
審理法院: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qū)人民法院
來源:《人民司法·案例》2007.6
4.當事人自愿在合同中約定對合同解除適用違約金條款,且不違背法律和公共利益,合同合法有效——譚某訴鄧某車輛租賃合同糾紛案
裁判要旨:當事人基于真實意思表示,在合同中約定對合同解除適用違約金條款,且不違背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定和社會公共利益,則該合同合法有效,解除合同與違約金條款可以并用。
審理法院: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貴港市港北區(qū)人民法院
來源:廣西法院網(wǎng) 2009-01-08
司法觀點
買賣合同中合同解除及違約金條款
在買賣合同糾紛的審判實務中,經(jīng)常面臨當事人訴請解除合同并要求違約方支付違約金之情形?!逗贤ā返诰攀邨l規(guī)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jīng)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鄙鲜鰲l文僅規(guī)定合同解除后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但對合同解除是否影響當事人要求支付違約金的權利,未置明文。其中,“采取其他補救措施”是否包括違約金在內,在學界和實務界均存爭議?!逗贤ā返诰攀藯l規(guī)定:“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該條規(guī)定的“結算和清理條款”是否包括違約金條款,學者多數(shù)語焉不詳,審判實務亦各行其是。合同解除與違約金責任能否并存,合同解除后違約金條款可否繼續(xù)適用,遂成為困擾審判實務的疑難問題,亟須澄清和解決。
關于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國內學界大致存在直接效果說、間接效果說、折中說三種觀點。其中,直接效果說與折中說可謂主要代表學說,理論之爭論亦主要是在“直接效果說”和“折中說”之間展開。據(jù)此,關于合同因違約而解除后違約金條款能否適用問題,亦隨之存在兩種爭論觀點。
(1)否定說。該說認為,依合同解除的“直接效果說”,合同因解除而溯及地消滅?!捌ぶ淮?,毛將焉附?”故違約金條款自然喪失其所附立之基礎,違約金請求權自當歸于消滅,不得再行請求。
(2)肯定說。該說認為,“因為當事人違約而產(chǎn)生的違約金責任是客觀存在,不能因合同解除而化為烏有,對此,不論什么性質的違約金均應一樣。為了照顧違約金需要以合同關系存在為前提的理論,在合同解除有溯及力時,可以擬制合同關系在違約金存在的范圍內繼續(xù)存在”?!逗贤ā返诰攀藯l規(guī)定:“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焙贤獬呛贤臋嗬土x務終止的情形之一,故在合同解除場合,合同中的結算和清理條款仍然有效,違約金條款即屬于結算和清理條款。在我國現(xiàn)行法上,違約金請求權并不因為合同解除而受到影響,仍可請求。
鑒于學術界和實務界對于合同解除與違約金責任的關系分歧較大,并直接影響到司法裁判統(tǒng)一,因此最高人民法院近年來在司法政策的制定中努力統(tǒng)一相關認識。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法發(fā)〔2009〕40號)第八條中規(guī)定,“合同解除后,當事人主張違約金條款繼續(xù)有效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合同法第九十八條的規(guī)定進行處理”。該條指導意見的理論依據(jù)采納“折中說”和“肯定說”,認為違約金是當事人通過約定而預先設定并獨立于履約行為之外的給付行為,屬于《合同法》第九十八條規(guī)定的合同中的結算和清理條款,其效力并不因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而受到影響。在《解釋》起草過程中,在合同解除的效果方面,我們肯定“折中說”;在合同解釋與違約金關系能否并存方面,我們贊同“肯定說”。為此,《解釋》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買賣合同因違約而解除后,守約方主張繼續(xù)適用違約金條款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根據(jù)《合同法》第九十三條和第九十四條之規(guī)定,合同解除包括協(xié)議解除、約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三種方式。根據(jù)本條解釋規(guī)定,無論何種解除方式,適用原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條款的前提必須是合同因違約而解除,具體包括當事人因違約而協(xié)議解除、約定解除的條件是一方違約、因違約而法定解除等情形。
合同解除后違約金條款的適用,涉及兩個亟待明確的具體問題:其一,合同解除之后損害賠償?shù)姆秶绾未_定?其二,違約金請求權與解約后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關系如何?
關于合同解除之后的賠償范圍問題,根據(jù)《合同法》第九十七條之規(guī)定,合同解除后,當事人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借以保護守約方的利益。但由于該條關于合同解除后的賠償損失規(guī)定得過于抽象化,導致學界和實務界關于該“賠償損失”的范圍一直存有爭議,形成“賠償信賴利益說”和“賠償可得利益說”兩種觀點。
“賠償信賴利益說”認為,合同解除后有溯及力的場合,當事人之間的合同關系歸于消滅,合同當事人之間恢復到締約前的狀態(tài),可得利益只有在合同被完全履行后才能實現(xiàn)。守約方選擇合同解除,意味著其不愿繼續(xù)履行合同,因此合同解除后,違約方的賠償范圍應當為信賴利益和返還利益。
“賠償可得利益說”認為,解除合同雖然可使合同溯及地歸于消滅,但在賠償問題上應對溯及力加以限制,仍應按可得利益損失進行賠償,并在賠償可得利益之后,當事人的訂約費用、履約準備費用等信賴利益只能當成交易成本從可得利益中獲得補償;而且,可得利益應當由締結合同時當事人可預見的規(guī)則控制其賠償范圍。在合同解除后無溯及力之情形,合同效力僅向將來終止,此時賠償?shù)姆秶粌H包括只因恢復原狀就能完全彌補解除權人因對方的債務不履行而蒙受的損失,還應該包括可得利益(履行利益)的損失,但必須扣除解除權人因被免除債務或者請求返還已為給付而得到的利益,即進行損益相抵。我們贊同賠償可得利益說。
關于違約金與損害賠償請求權的關系問題,我們認為,由于我國合同法上的違約金系“以補償性為主、以懲罰性為輔”的違約金,補償性乃其主要屬性;因此,就違約金的補償性而言,違約金本質上屬于損害賠償額之預定,其主要功能在于填補守約方損失,相當于履行之替代。根據(jù)《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和《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八條和第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違約金的損失填補功能和替代履行作用決定了若違約金請求權與合同解除后損害賠償請求權指向的是同一損害,則應避免同時適用,否則將會出現(xiàn)債權人雙重獲益之結果。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如果違約金過分高于違約解除合同所造成的損失,懲罰性的違約金能否與解除權并存?
我們認為,合同解除作為當事人救濟方式,無論是約定解除,還是法定解除,均不以過錯為前提。只要約定的解除條件成就及法定的解除條件出現(xiàn),當事人即可行使解除權。既然解除合同不以當事人具有過錯為前提,那么違約金這一賠償損失的責任方式亦無須以此為前提。如果違約金與違約解約造成的損失相差較大,則可以參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予以適當增加與減少。因此,《解釋》第二十六條特別規(guī)定,“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處理”。
(摘自《合同解除與違約金條款》,作者王闖,載《民事法律文件解讀.總第90輯》)
法律依據(jù)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九十七條 【解除的效力】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jīng)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四條 【違約金】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chǎn)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二十八條 當事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請求人民法院增加違約金的,增加后的違約金數(shù)額以不超過實際損失額為限。增加違約金以后,當事人又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釋義引用統(tǒng)計
第二十九條 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jù)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并作出裁決。
來源:法信
一、合同接解除后可否主張違約金 1、合同解除后違約責任條款仍然有效。合同解除是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的情形之一。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其中的結算和清理條款,當然也應當包括違約金條款。因此,在合同因為一方違約而另一方...
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的解除是合同解除的一種原因,分為溯及力解除和非溯及力解除。合同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直接關系到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不僅關系到合同解除損害賠償?shù)慕缍?,還關系到合同解除后違約責任條款效力的認定。合同法第97條規(guī)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
一、交了違約金還要繼續(xù)履行合同嗎 違約金與繼續(xù)履行合同可以并存。 所謂違約金責任是指一方違約后,適用的以支付違約金為內容的民事責任。違約金具有約定性,而解除合同具有消滅合同效力的法律后果,那么解除合同與違約金責任二者能否并存呢?對此,我國...
逾期利息在所有合同到期后的第二天按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合同未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怎么辦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的,可以協(xié)議補充,簽訂補充協(xié)議。如果已經(jīng)發(fā)生了違約行為,那么受害方可以根據(jù)標的物的性質和損失的大小,合理地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返工...
違約金責任如何適用: 第一,租賃合同解除后,合同向未來消滅,已經(jīng)履行部分的合同關系不受影響。換言之,已經(jīng)履行部分在觀念上可以看作與被解除部分的合同相互獨立的兩個合同。于此,已經(jīng)經(jīng)過的承租人占有、使用租賃物期間可以看作是一個有確定期限的租賃合...
【案情】張某(女)與王某(男)系夫妻,2004 年1月28日,雙方登記離婚。離婚協(xié)議中,雙方約定王某婚前購買的某小區(qū)房屋一套歸張某所有。離婚后王某即搬出該房,離婚協(xié)議中其他事項均履行完畢。后因王某拒絕將上述房屋產(chǎn)權過戶給張某,張某遂于201...
分析未完成的原因,施工方可根據(jù)實際完成的工程量與損失進行索賠,發(fā)包方可跟據(jù)工程質量缺陷瑕疵與工期延誤進行索賠。如果建筑工地沒完工拖欠工資小包工頭能上法院起訴嗎,大老板又不打欠條,怎么辦一、勞動者如果是給用人單位工作,有兩個途徑可以要求支付工...
合同(一般是居間協(xié)議)簽訂時,賣房人未如實向買房人披露標的房屋存在抵押的情況,賣房人存在過錯,買房人也存在過錯,因為買房人完全可以以堅持要求賣房人拉產(chǎn)調或自己拉產(chǎn)調的方式來明確房屋存在的抵押狀況。對于上述法律事實,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它會否影...
第一章買賣合同的訂立 合同可否約定適用于合同主體的下屬各分支機構和控股或承包的關聯(lián)公司? 雙方的事實行為能否表明合同成立? 未蓋公章的購銷合同傳真件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 第二章買賣合同的效力 合同一方當事人擅自增加的條款的效力如何? 約定第...
這取決于合同的條款。如果嚴重超過履行期限,一般可以解除合同。商品房買賣 買受人逾期未付余款,出賣人解除合同,退不退還首付款一手房買賣中,買受人違約的,應當賠償房地產(chǎn)公司總房價3%的違約金。買受人在二手房買賣中違約的,應向出賣人賠償10%的違...